前段时间,Netflix发布了备受期待的《黑镜》特别版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其最大的噱头,无疑是“交互式观影”。
何谓“交互式观影“?
即是观众在线上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点击屏幕前出现的各个选项按钮,以自身意愿代替主角做出“选择”,继而将故事后续引向自己希望看到的结局,这种“打破第四堵墙”与影片紧密互动的另类观影模式,吸引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传统影视作品中,强调内容和视觉两大元素搭配。现在,或许互动正逐渐在成为影视作品的第三元素,因为它满足了观众试图改变固定情节的诉求,让观众成为“遥控器”,直接用外力去影响、控制角色,有效地打破了观众与故事之间的间隔,把剧情单向传递革新为内容的双向沟通。
对大部分影迷来说,“交互式观影”的概念或许有些新奇与陌生,但《黑镜:潘达斯奈基》并不是首例,早有一批艺术先行者通过话剧、电影、游戏等载体进行实验:陈佩斯的话剧《老宅》根据现场观众的反响决定大结局;浸没式戏剧《不眠之夜》由观众跟随不同角色走进不同房间而呈现不同剧情;名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在悬疑片《马赛克》中分设两条线交由观众自行探索;交互式游戏《底特律:成为人类》将人物结局与玩家做出的每个选项紧密关联在一起……创作者“把剧情交给观众选择”的做法,令观众的自由度被放大,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故事的走向,增强了他们的代入感。
然而这种模式却也有局限之处
对创作者而言,本属于他们的故事解释权很大程度让渡于观众,额外编写的支线和剧情很可能会打压或扭曲了他们的思想表达,如果像《黑镜:潘达斯奈基》这样为保留批判科技的核心主旨而预设五个大同小异的BAD ENDING,则容易被观众质疑没有真正的选择自由,只是一次“形式大于内容”的尝试。而对观众而言,作品从“创作者主导”转变为“观众主导”,成为类似个人订制的产物,不同的人看到的将是不同版本的剧情与结局。这种过于独立的呈现方式,反而为观影人群讨论内容制造了交流上的障碍,难以就作品进行有效的评价。
没想到的是,1月14日在酷狗的短视频平台短酷上线的网剧互动栏目《人人都是大导演》竟解决了这些根本性问题:
一是以连续剧形式对涉及选择的剧情进行分别拍摄,给予观众充足的考虑空间,主创团队也有相对宽裕的时间根据反馈以及自我主张进行后续创作;
二是依托短视频平台,通过网络投票的形式开启某一选项的后续剧情,满足观众个人选择意愿的同时,也能加强观众间的互动。
《人人都是大导演》利用“短视频+网剧”的互动形式,通过与网剧《奈何BOSS要娶我》合作,打造了一档短视频平台的长期网剧互动栏目,这在行业来说还是首例。
与其他“交互式观影”不同,《人人都是大导演》玩法更多样:
选择权在观众手中
设定敞口让观众网友投票选择决定剧情走向。希望男主女二组CP?希望反派洗白成为最终赢家?都在你们的一念之间;
番外小剧场满足导演欲
相对选择人少而未能体现在正剧中的两个选项,也被拍成番外小剧场,独家发布在“人人都是大导演”短酷账号中,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实实在在地体验一把当导演的感觉。
《人人都是大导演》新颖的互动模式不仅可让观众拥有充足的时间为心目中的剧情走势进行拉票,增加他们对后续的期待,完全自由的选择形式也方便观众能够和志同道合的人群就作品进行深层交流。
惊喜的是,节目组还创新的把新年发红包玩法与网剧互动结合,选中最高人气选项的人群将瓜分该期奖金,剧情互动玩得火热之余还能过个喜庆新年,对用户真是贴心又上心。
作为国内首创的全新类型作品,《人人都是大导演》为“交互式观影”赋予了新的玩法,此举将引起更多影视创作者的思考,影视作品与互联网社交平台的互动结合势必更加紧密,交互方法与内容呈现方向也将越发多彩。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乐见更多互动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国内影视行业带来全新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