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室世纪婚礼受到全球关注;而婚礼的“平民化”倾向也受到普遍好评。由于15年前查尔斯王储和戴安娜婚姻的破裂以及后来夺去戴妃生命的那场车祸,极大地影响了英国王室的声誉;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戴妃之死的克制、以及其次子安德鲁与前妻的离婚丑闻也令王室形象在民众心目当中一度下滑,因此,威廉风光大婚对王室挽回声望至关重要。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王室在这次大婚中放弃以往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姿态,选择较平民化的形式接触民众。这是“英国君主制新时代”的开始,标志着“王室与人民开始发展新关系”。而香港评论员陶杰称,这个婚礼是一场非常精心设计的政治公关大秀,重新在世界上肯定了英国的国力地位和形象。
英国人得到“心理疗伤”
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社论,赞扬王室在这次大婚中放弃以往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姿态,选择较平民化的形式接触民众,认为这是“英国君主制新时代”的开始,标志着“王室与人民开始发展新关系”。文章说,威廉王子与凯特二人到现在能备受民众尊崇,凯特的平民身份功不可没。
香港评论员陶杰称,这场婚礼是一场非常精心设计的政治的公关的一场大秀,重新在世界上肯定了英国的国力地位和形象,这个对于英国本国国民的势气是一个强心剂。这一场美丽的时代童话再现,体现了皇家的豪华和平民参与的那种梦幻和现实盛况的结合。多少因为威廉的形似戴安娜和凯特的神似戴安娜,使得全球观众的关注力更加提升,有如戴安娜的复活,也使得英国民众在多年前因为戴安娜猝死的悲剧,得到了某种心理精神的疗伤。
不过专业的王室观察者称,英王室的长久与成功并不只是靠搞这种公开的活动吸引眼球;几个世纪以来,王室家庭一直运气很好,在关键时刻所做出的重大决定也让其受益匪浅。比如一战期间,乔治五世更改家族姓氏,并且中断了英国国王与德国皇族通婚的传统,打开了王室婚姻本地化的大门。
助王室走出声望低潮
这次英国皇家婚礼之所以令人期待,是因为英国王室太需要一个崭新的局面来挥别过去。上世纪90年代是英国王室声望的低潮期,八卦小报在这段期间不断扒出王室丑闻,八卦周刊更以这些丑闻为封面,以王室成员为题材的私人传记甚至是好莱坞电影的焦点,媒体强大的杀伤力,一再打击王室的尊严,掀起王室存废的论战。“王室婚礼可以包装为普通爱情故事,而不是严肃的国家大事;王室家庭也成为英国家庭的典范,超越或淡化了财富和阶级的成份。王室家庭的典范传统一直维系到查尔斯和戴安娜的离婚。”因此,众人都希望,威廉王子的婚姻能把王室的形象从谷底拉回来。威廉王子以戴妃的蓝宝石戒指向凯特求婚,以求与亡母分享喜悦,甚至在婚礼紧锣密鼓之际,偕凯特造访戴妃的墓园,处处彰显两代王妃间的传承意义。
君主制迈进新时代
温莎王朝可能迎来一个艰难的十年。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已经表示,在女王过世或退位之后,澳大利亚将成为一个共和国。的确,女王的过世将给英国带来一些麻烦,因为目前正是因为她才维系着君主制。由于查尔斯自身形象不佳,完全不具有女王般的凝聚力与号召力;而像安德鲁王子等其他王室成员更不行。因此,形象颇佳的威廉和凯特被人寄予了厚望。尽管遭遇种种挫折,不过随着这场举世瞩目的婚礼的登场,英王室有机会从谷底翻升。媒体正追逐“世代交替”,把焦点转到凯特身上。无论如何,随着威廉王子和她的世纪婚礼的举行,英国王室的历史也将翻到下一页。
本版文字 王裳
全球热评
“以希望维系联合王国”
意大利《共和国报》事无巨细地介绍了这次皇家婚礼的方方面面,一直从新人的爱情搜罗到伊丽莎白二世的外孙女扎拉·菲利普斯,甚至提示读者安妮公主的女儿舌头上穿过孔。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把焦点放在凯特王妃的出身上,头条标题是:“中产阶级的皇家婚礼”。
澳大利亚这个英联邦国家当然热忱以待这次婚礼,电视频道成篇累牍报道,举国上下纷纷举行派对。
《悉尼先驱晨报》用了这样一个头条标题:“以希望维系的联合王国”。该报称,“婚礼不仅仅开辟了英王室的新篇章,还向公众展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王室夫妇形象。”
《洛杉矶时报》头条这样写道:“皇家婚礼:没有礼物,但恭祝好运!”文章对受过高等教育、具备现代化气息的新人的未来表示乐观和祝福。
肯尼亚又是一个英联邦国家,加上去年11月威廉王子就是在这里向凯特提出求婚的,自然少不了热闹。首都内罗毕郊外的一家餐馆里,电视上播着婚礼,客人们享用着茶、烤饼、香槟,英联邦旗帜猎猎飘扬。
印度还是英联邦国家。《印度时报》发表社论,认为此次婚礼重新激活了公众对英王室的兴趣,显示了“爱带来希望并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