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句君的第418部电影。先分享一句电影的台词:
“我只希望你成为最好的你。”
“如果这就已经是最好的我呢?”
这句台词来自电影《伯德小姐》。青春片早已成为了成熟的类型,但《伯德小姐》却展现了与众不同的气质。它的最大特点是“精准”,这样一个青春故事并不像发生在美国,反而更像是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
《伯德小姐》
生活在美国加州北部城市的高三女生出场就不凡,她拒绝使用家人赋予她的名字,而是给自己重新起了名字—“伯德小姐”(lady bird),bird也是小鸟的意思,大有逃开家庭振翅欲飞的隐喻。
伯德小姐是个普通的女孩。她的家庭不显眼,在铁道边有一栋房子,虽然她一直幻想住在街区最大最美的蓝色房子里。她也没什么厉害的才能,学习成绩平庸,勉强进入了剧团兴趣小组。
她的麻烦却不少,与强势母亲的争吵日益升级,父亲被公司辞退正经历抑郁症的折磨,与喜欢男生的爱情懵懵懂懂,而最糟糕的是,她远离家乡考去纽约读大学的梦想正面临幻灭。
影片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并未神话青春。主角不是只有一脸胶原蛋白的小公主,而是脸上有点雀斑,个性上还有点“中二”的少女,随时可以因为和母亲意见不和哇哇大叫,甚至愤怒的时候跳车而出。男女主角的爱情也不只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有可能只是青春荷尔蒙旺盛的互相试探。你随时都可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并且这部影片总算弄清楚了一件事实,爱情只是青春成长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更大的问题是寻找自我,如何处理自己与亲人的关系,如何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伯德小姐”的母亲就像是每个焦虑过度的妈妈,她们会近乎绝望的对孩子说,我只是在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孩子们往往并不买账,如果这就已经是最好的自我了呢?
伯德小姐对青春的告别是撕裂式的,她尝试了“不过如此”的爱情,把自己卧室粉红的墙壁彻底刷白,不顾母亲的反对踏向了远方的大城市纽约。
但当她终于踏上纽约的土地,却一瞬间感到失落和空虚。她不再称自己为“伯德小姐”,而是赶紧用回了本名克里斯汀,想要接受“自我”,不只是接受自己的现在,还包括自己的家人和过去。本来母女二人互相冷落不再说话,但此刻她与母亲交流的欲望却尤其强烈。
不管是纽约曼哈顿,还是北上广,跑的越远总忍不住越想回家。
成长就像是一个怪圈,拥有的时候不知珍惜,失去的时候又奋力挽回。“伯德小姐”长大了,她兜兜转转,终于学会了接受不完美的自我,和自己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