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你好,欢迎来到青春娱乐网!
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新闻 > 独家 > 详细内容

10.18带着爷爷奶奶去看开国史诗巨片!走起!!

2019-09-26 11:49:07 来源:青春娱乐网 编辑: 磊磊

  凭借30年前的经典巨制,近日,导演李前宽、肖桂云夫妇再获殊荣。

  在上周日于上海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节上,电影《开国大典》被评为最受中小学生喜爱的经典电影。

  这个奖项也是本次电影节的压轴大奖,该奖是由上百万人次的中小学生,通过线上线下投票的方式,评选出来的。

  李前宽、肖桂云两位导演,目前均已年近八十。

  《开国大典》是他们的代表作,这部电影已经完成了4K修复的工作,将在10月18日全国上映。此前,这部电影自1989年9月21日上映后,屡获大奖——其获得的奖项之多,也许两位导演都无法一一列举。

  该片上映后,曾先后斩获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89-1990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第12届长影“小百花”奖、以及第十届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等五项大奖的15个奖项。

  除了在国内获奖,电影《开国大典》也曾参加了第62届奥斯卡外语片展映。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30年,但这部电影依然深受业界和观众喜爱。

  2018年,《开国大典》在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再次获奖,获得了“2018电影频道之夜”“40年40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年度影片”的殊荣。

  一部电影历经三十年仍旧频频获奖,《开国大典》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呢?

  题材重大,格局恢弘、制作精良

  1988年,导演李前宽和肖桂云夫妇,开始拍摄电影《开国大典》。

  此前,两人已经合作导演了多部历史题材电影,包括《重庆谈判》、《佩剑将军》等。

  《开国大典》的拍摄,跨越了12个省市,先后参演的群众演员达到了15万人次,全片涉及的历史重要人物更是达到了138位。

  《开国大典》这部电影以全景式的视角,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开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历史过程。

  本片由张笑天编剧,古月、孙飞虎、黄凯、卢奇等演员领衔主演。

  得益于电影的倍受欢迎,古月、孙飞虎也被观众牢牢记住,直到多年后,两人依然被分别称为是最像毛泽东和最像蒋介石的演员。

  作为当年向建国40周年献礼的电影,《开国大典》从宏观角度,展现了建国前的宏大历史,格局之恢弘、题材之重大、制作之精良,在当时都是前所未有的。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开国大典》这部电影已经载入了中国电影史的史册——其为后续一系列重大历史题材电影的拍摄提供了参考样式,也成为学习和研究中国新时期电影的一部必看片目。

  经典场景重现、人物塑造神似、情节推动节奏带感

  开国大典的成功不仅仅是口碑上的,该片于1989年9月21日上映后,迅速引爆观影热潮,票房斩获1.7亿元,在中国香港更是创造了连续放映100多天的放映记录。

  据说,很多中国台湾的同胞为了观看这部影片,更是专门乘飞机跨海去香港观影。

  那么,这部电影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呢?

  有观众总结说,这部电影之所以这么好看,有三个重要原因:

  一是,经典场景重现,情感渲染到位。

  二是,人物塑造神似,经典角色无法超越。

  三是,情节推动叙事,节奏带感,堪称史上“第一部”中式大片。

  为了更加接近历史,《开国大典》的拍摄场景,大部分选用的都是实景。

  比如天安门广场,中南海的颐年堂,西柏坡,“总统”府,还有蒋介石的老家雪窦寺庙高台,和双清寺等等。

  在中南海拍摄毛泽东的戏份时,演员古月坐的椅子的位置,甚至都是毛泽东当年最常坐的位置。

  这些实景场地的选用,能够最大程度的将观众带入当年的历史氛围中——其中,很多场地,由于保护文物等因素,在开国大典拍摄之后,如今很难再去原场地取景了。

  而从三大战役,到开国大典当天,该剧也尽可能的还原了历史。

  特别是开国大典上,依据历史现实完美构图,天安门上的历史人物悉数还原,当毛泽东讲完“成立了”这句话后,无数观众被电影影像拉回到了历史现实的情感和情绪之中,热泪盈眶,民族崛起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人物塑造上,电影《开国大典》也达到了许多影片难以逾越的高度。

  《开国大典》上映后,许多历史亲历者都评价认为,片中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宋庆龄等人物高度还原了历史。

  而片中其他出场的100多位历史人物,也各个形象鲜明,高度还原。

  更为大胆的突破是,导演拍摄了大量伟人生活化的场景,这在之前的电影中是难以想象的。

  比如,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一起开会,晚上讨论吃什么;比如毛泽东自己出去逛街;比如,周恩来不许毛泽东吸烟等剧情。

  这些生活化的剧情,配以历史宏观叙事,成功塑造了开国元勋们的经典群像,这些角色和形象,一经上映就长久留存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电影《开国大典》的拍摄涉及到了许多政治事件和军事事件,例如:三大战役的胜利;北平和谈;蒋介石退隐溪口;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百万雄师过长江;我军入城前的整训;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蒋介石出逃大陆;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对未来的思考;开国典礼盛况等等。

  建国以来,还没有任何一部电影,有这样的大份量和大数量的人物与事件。

  如果像教科书一般去重复讲述,那么一定会使影片变成一团“大杂烩”。

  最终,在电影叙事上,导演将叙事线索分成两条,分别聚焦毛泽东和蒋介石两人,由浅至深去揭示两个大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与宏观叙事无缝结合在了一起。

  这一做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开国大典》也被观众誉为是节奏带感的中式大片。用今天的说法是,这是一部特别”燃“的电影。

  30年后经典重生,4K、5.1立体声演绎史诗级视听体验

  在于上海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节上,导演李前宽、肖桂云也将《开国大典》带到了现场,给中小学生放映。

  与30年前不同的是,这一次导演带来的是4k修复后经典重生的《开国大典》。

  这也是4K电影《开国大典》,首次在上海与观众见面。

  冥冥之中似乎有天意,30年前的9月21日,电影《开国大典》正式上映,30年后的9月21日,4K电影《开国大典》修复完成,获得重生。

  在4k电影《开国大典》举行的数场抢先观影会上,现场观众都纷纷表示,太震撼了!

  “没想到老电影有如此震撼的视听效果!”

  “原来不喜欢看这个类型的电影,看完了之后感觉特别好,特别兴奋,画面声音都特别棒。”

  有影评人说,看完4K电影《开国大典》,忽然想到一个词:史诗级。

  “可以说,电影是史诗级的,加上4K修复技术,再加上5.1环绕立体声处理,整个视听效果也是史诗级的。”

  4k电影《开国大典》是如何做到的呢?

  电影《开国大典》是由来自北京的高科技公司三维六度修复的,光画面,就修复了240000帧。

  三维六度是国内最领先的老电影修复团队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看,其修复技术也是不输于好莱坞电影团队的。

  重生后的电影融合了4K(4096*2160)分辨率、HFR 60格/秒高帧率、HDR高动态范围、4K DCI调色、5.1环绕声等最新技术。

  总结起来,就是在画面和音效上都使的电影获得了质的飞跃。

  三维六度首席技术官周苏岳说,整部电影有1082个镜头、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资料片,共有72个镜头,占比6%。这些资料片镜头来源于1949年及1949年之前战场记者所拍摄的实战照片。

  第二类是全新拍摄经特效合成做旧的镜头,占比6%。

  剩余88%的镜头为1989年实拍的彩色画面。

  他说,修复难度最大的是资料片镜头,虽然72个资料片镜头在影片中只占十分钟,却需要600人天去完成。

  修复完成后,整体电影达到了“四无”效果:无脏点、无划痕、无抖动、无闪烁。

  而在色调上,三维六度的修复师们也整体进行了调色工作,加强了对比度,促使画面更加立体,侧重突出重点场景,例如战争场面更加绚丽,会议场面更加厚重。

  在音效上,4k电影《开国大典》的5.1环绕声,将所有声音按照画面所展现的信息为基础做声音定位,实现了观众全方位的被声音所包围。

  周苏岳说,影片将声音分为对白、环境氛围、特殊效果、拟音、音乐五大类。

  他说,首先需要将各种类型的声音先分离出来,然后去掉底噪,再重按照画面的声相重新完成混音录制。

  “团队共花费了将近600小时来完成这些工作,我们几乎是把整个声音做了重录。”

  直观的效果是,观众可以听到更为丰富的环境声音。比如,鸽子飞过挥动翅膀的声音,国旗在风中招展的声音,江水的声音等等。

  一部好的电影,加上最新的高科技手段,一部史诗巨制即将出现在我们的面前,4K电影《开国大典》已经定档,将在10月18日全国上映。

关键词:

资讯

鲜娱韩娱娱评社八卦独家

明星

内地港台欧美日韩

电视

视讯剧评

电影

影讯影评

音乐

乐讯乐评